臺灣總督府依照當時的社會情況,分別設有小學校、公學校、蕃人公學校與蕃童教育所,適用不同的法令。
明治33年(1900年)1月16日,日本人葦名慶一郎在卑南族知本社所創立的私立學校「知本學堂」,教授原住民子弟日語。明治34年(1901)5月15日,總督府通過於知本設立「臺東國語傳習所知本分教場」,遂借知本學堂設校,7月10日知本分教場開始上課。明治36年(1903年)3月17遷至新校地的校舍。明治38年(1905年)3月31日臺東傳習所廢止,翌日該校改稱「知本公學校」。明治44年(1911年)4月4日失火燒毀校舍1棟,隔年2月18日校舍改建落成。昭和16年(1941年)依據日臺共學政策「國民教育令」,更名為知本國民學校,戰後亦沿用該稱呼,直至民國57年(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改稱為知本國民小學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