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東神社

第一代臺東神社於明治43年(1910年)臺東廳廳舍東北方郊區一處空地興建(約位在今臺東市光明路與中華路376巷交口一帶),隔年10月27日鎮座。大正13年(1924年)7月23日從無格社升為縣社,另外,初代神社本體坐落於市中心繁華地帶,與民眾比鄰而居,再加上白蟻對於神社建築的嚴重侵蝕,因此於昭和5年(1930年)10月27日遷座至臺東平原鯉魚山東南側山坡上;主要供奉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戰後,在中華民國政府所主導的反日政策下,象徵著大和民族的神社不是被拆除,就是將其功能改為「忠烈祠」,臺東神社也在這樣的氛圍下改為祭拜中國人、塑造中華民族意識的臺東忠烈祠。現今僅存參拜道與部分石燈籠遺構、基座等能遙想當時,其餘皆改建為中國北方式建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曾乙正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