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東教會

西方宗教進入後山傳教已超過百年,西元1875年李庥牧師突破萬難首度搭帆船登陸寶桑,再到成廣澳,同時帶進來了現代醫術。西元1877年,長老教會首次於東海岸設立石雨傘教會,東臺灣的教會正式展開,而臺東教會則遲至西元1924年才以草房面貌出現,民國60年(1971)由瑞士建築家傅義設計今日的二十一世紀教堂。傅義認為未來新、舊教可能合而為一,因此他在基督教堂內也預留了天主教堂專有的浸池,準備供浸禮用。這棟教堂同時融入了臺東地方的環境條件,比如:依太陽光方向設計了大整面窗,依風向設計了兩扇風袋阻隔風沙,但保留光線,另靠馬路的部分則以高牆隔絕塵囂。
《後山老厝林建成彩墨展》一書藉由現存的老厝樣貌與歷史資料,加上繪畫,呈現了老厝的歷史風華。根據作者序言中表示,後山是移民與原居族群共存的區域,因為交通不便,在地的建屋材料多半由外地引進,早期更是由「過鹽水」海運輸入,原住民的建築則多就地取材。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後山老厝林建成彩墨展
  • 撰寫者
    吳光婷
  • 創作者
    林建成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6/01/2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