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蘭和興米廠

米廠建築最特殊的,在於屋頂上有類似房中樓的突起小氣窗,主要是因為碾米機器的輸送帶裝備需要架高,比原有屋頂還要高一些,才設計了氣窗這種米廠專有造型。和興米廠內部陳設仍然用四零年代的傳統設備,白米分別分級裝在斗櫃內,碾米機器也都維持木製為主,以皮帶輸送,可以碾出初級的糙米,再加工為白米。米廠在生產數量最豐盛期間,常雇請部落中的阿美族人前來幫忙碾米、搬米糧等工作。而廠內堆積像米山的白米,為了防潮,特別設計了一種長條形鏤空透氣的竹籠,插入米堆中,高度可達屋頂,景觀很別緻,類似婦女們蒸粿的模樣,不過目前已束之高閣。
後山居民的生活痕跡可以藉由老建築的保留來了解當時的樣貌,《後山老厝林建成彩墨展》一書藉由現存的老厝樣貌與歷史資料,加上繪畫,呈現了老厝的歷史風華。此書出版於民國85年(1996)1月27日,由林建成先生所創作。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後山老厝林建成彩墨展
  • 撰寫者
    吳光婷
  • 創作者
    林建成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6/01/2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