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最高的行政中樞–縣府所在地廳舍建築,僅留存少部分屬日治時期,周圍已換上現代高聳大樓,成為繁華的商業區段。清朝設立臺東直隸州署,在現今地點有三十二間草房,胡鐵花任知州時,為了抵禦日人入侵曾一度移至阿里擺(賓朗村牧場附近)。日治時期再回到中山路原址興建臺東廳舍,建坪達六百三十五坪,除正面二樓洋房式,其餘皆為木瓦製平房,二樓則當作禮堂使用,其建築皆十分堅固,磨石子牆基雖然沒有挖深地基,但是要推移非常不容易。民國66年(1977),黃鏡峰擔任縣長時予以改建為現今敞開式三樓建築物。作者林建成透過繪畫完成《後山老厝林建成彩墨展》一書,此書於民國85年(1996)1月27日出版。書中介紹了臺東縣內保留下來的老式建築,例如廣恆發商號、南王青少年會館、臺東氣象站、成廣澳天后宮等。
後山居民的生活痕跡可以藉由老建築的保留來了解當時的樣貌,《後山老厝林建成彩墨展》一書藉由現存的老厝樣貌與歷史資料,加上繪畫,呈現了老厝的歷史風華。此書出版於民國85年(1996)1月27日,由林建成先生所創作。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