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築港神社遺址

據出生於1928年的旗津地方耆老魏祺峰口述,日本統治台灣末期,他曾受迫加入台籍日本海軍志願兵,參與軍事訓練,出征前須至築港神社參拜。根據口訪資料顯示,神社位置約在原高雄築港出張所船舶機械修造工場內,現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旗津校區與海軍第四造船廠一帶,現已完全消失。

築港神社為「構內社」的一種,「構內社」顧名思義是日治時期由機構、會社或是工業村所設置的神社,因此分類上屬於無格社祠。1934年台灣總督府提出「一街庄一社」政策,開始介入神社推廣,因此往後五年左右,是台灣神社大規模的興建期。而築港神社由於參拜者多為機構職員為主,規模並不大,故在地圖上並不易顯示,根據部分史料,甚至將其功能譬喻為台灣本地的土地公廟。

高雄市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的「高雄小故事-鳳山篇」《高雄地區消失的神社—築港神社、鳳山神社》作者黃招榮提及「築港神社」為紀念因公殉職的人員所設置。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高雄市旗津區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高雄小故事-鳳山篇」,《高雄地區消失的神社——築港神社、鳳山神社》,黃招榮,高雄市市立歷史博物館
  • 現況
    已不存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交通方式
    開車、騎車、渡輪
  • 撰寫者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