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杜賣契人房兄栖,於乾隆三十六年仝胞姪合夥同買林廷献水田,共五甲,東西四至載在上手契字,凴公親議定,立約鬮分明矣。栖得南勢朋畝田一段,大小坵數不等,田面經業主清丈弍甲伍分,帶埤圳水通流灌溉,逐年早季該納大租谷壹拾九石,東至自己水圳,西至魚塭,南至大車路,北至晚姪田,東西四至為界。今因乏銀費用,将应份之田先盡房親人等不能承受,外托中引就招賣與房弟□、
弍觀二人出首承買。三面言議,實出着下時價銀肆百陸拾伍大元。即日仝中交収足訖,其田截自乾隆四十九年冬隨付與銀主前去掌管,招佃耕作,収稅納租,永爲己業,不敢異言阻當。一賣終休,日後子孫不敢言找言贖之理。此田均係栖自己鬮分應份之物業,與他人無干,並無上手來歴重張典掛、交加不明等情,如有此情,栖出首一力抵當,不干銀主之事。此係栖甘願,各無抑勒。今欲有憑,立杜賣契一紙併上手大契、佃批、合約、田契,共八紙,付執爲炤。
乾隆四十九年拾月 日 立杜賣契人房兄林栖
林講、林貳鬮分契字塭埔,四至界址分明,賣過江興手內,□司单、印契□批明。
本文書收錄於張炎憲,《竹塹古文書》,〈一、房地買賣〉,第007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87年)
《竹塹古文書》是由收藏家劉峯松提供新竹古文書一百餘件,由張炎憲整理編輯,再由新竹市文化局出版。內容包含房地買賣、財產分管、借貸、租佃等契字、以及丈單等,地區集中在新竹市、竹北市、新埔周邊和中港一代。是研究新竹地區開墾拓殖、聚落家族、租佃稅額與土地價格等問題的重要史料,亦能從中探索新竹地區社會發展的脈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