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學海-NO.12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對傳統與在地的文化推廣和保存不遺餘力,2003年起以校刊「學海」為平台,鼓勵學員實地參與鄉土訪查及紀錄,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學海』將校務運作、社區活動、老師教學經驗的分享及學員的學習心得等資料,彙編成學校刊物『學海』。並將關懷的觸角由校內延伸到社大人與社區的互動,使終身學習根植社區。『學海』是師生交流的平台,也是老師教學經驗的分享及學員的學習心得等資料彙整的平台。

『學海』內容以大肚山的生態保育為重點,引導社區居民關注大肚山的公共議題。2017年『大肚山海情:手作步道心體驗-瑞井篇』以社大第一次在瑞井辦理手作步道的師生心體驗為主軸,並邀請對大肚山生態長期投入研究和關懷的專家學者及社區民眾提供相關的文章和報導,讓社區居民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並了解大肚山生態保育的重要性。蔡志忠老師的『初探大肚山井仔頭庄的在地傳統智慧』先介紹瑞井地區文化的形成與在地生態環境的關聯性;徐銘謙老師的『當步道學遇上台中大肚山』,看手作步道如何以非常強調在地脈絡的步道學在台中落地扎根;學員在實際參與手作步道的施作後,以『給林佳龍市長的一封信』呼籲公部門以步道為師,打造生態百里登山步道。樂活耕讀園以『蔬菜剩產與氣候變遷的因應』探討剩產的因應之道。

希望藉由社區刊物認識區域性鄉土文化和居民生活間的關係,在社區生活圈塑造共同議題,讓本校學員與在地社區緊密結合,塑造社區文化與特色,培養社區居民實際參與社區行動,提昇公民素養。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