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傳統上耕地沒有明確的土地所有權,只要有空地就進行耕作,作物以小米為主,另外還有栽種高粱、芋頭、地瓜等作物。由於部落多分布於平原、丘陵地區,加上與外來文化交流較早,日治時期就已逐漸不再使用燒墾,並開始水稻耕作,採用共同集約耕作的模式,且會使用耕牛輔助,此轉變亦影響其祭祀文化,原先重要祭儀之一的小米收穫祭,後轉變為水稻熟成時節舉辦的豐年祭。圖中阿美族原住民正在進行翻土的作業,根據附圖說明,此地將來預計要重甘蔗、甘藷,也或許會引水改良成水田,種植水稻等。
《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於昭和6年(1931)6月28日發行,由勝山寫真館負責人勝山吉作與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博物館的松倉鐵藏費時約兩年,至全臺各地進行實地探訪與攝影,佐以各方資料編撰而成。書中收錄了大量日治時期臺灣各地的歷史照片,其內容廣泛豐富,包含臺灣各地的神社、自然地景、動植物、娛樂場所、教育機構、史蹟名勝、生活產業、風俗祭儀介紹等…,是一本能深入了解日治時期臺灣地方風情的珍貴書籍。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