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陽戲劇團《錯配姻緣》初登場‧歷久經典

本影像為蘭陽戲劇團劇目《錯配姻緣》民國83年於全國文藝季首演,主要角色有:謝水、李妙惠、盧夢仙、盧南川、老福、金花、謝丙、花蜜蜂。

「蘭陽戲劇團」在1994年受邀於全國文藝季「歸來吧!龜山」活動中,首演《錯配姻緣》,第一場公演,後台緊張得發燙直跺步,卻難掩《錯配姻緣》單純、簡潔、自潮、娛人的劇情基底,首度正式規模的粉墨登場就大放異彩。

《錯配姻緣》不僅獲得極高評價,更在台北市戲劇季中擔任壓軸演出,並創下以最短團齡擔任壓軸演出的歷史記錄。編劇邵江海在1940年代編寫《李妙惠》一劇後,因受限於政治因素,直到1962年才由漳州薌劇團首次演出,之後再由劇作家陳永明根據《李妙惠》的故事大綱,濃縮精編為《錯配姻緣》。福建劇作家-邵江海是歌仔戲曲調中著名的「都馬調」創始者,「都馬調」係匯總自歌仔戲地方小調裡的「雜碎仔」等精華而成。《李妙惠》一劇,原本擷取了歌仔戲的精髓,而為薌劇所用,如今總算又回歸歌仔戲。《李妙惠》是邵江海畢生劇作中,最精采的一齣戲。為了紀念邵江海,《錯配姻緣》劇中特別強調「都馬調」,並以丑角戲為主,既符合傳統歌仔戲的旨趣,也較適合年輕的劇團。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蘭陽戲劇團
  • 創作者
    蘭陽戲劇團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9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