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第二公學校
本圖出自《新竹市大觀》,第一一頁。照片為新竹第二公學校,今為新竹市立北門國民小學。
明治34年(1900)4月,借用位於樹林頭境福宮的一部份充當校舍,建立「樹林頭公學校」,最初編成兩個班級,招收40多位的學生。明治40年校舍完工,遷移至水田庄(即今日校址)。大正10年(1921)4月改名為「新竹第二公學校」。[1]昭和16年(1941)更名為「北門國民學校」。
戰後,民國35年(1946)改稱為「新竹縣立第二國民學校」,民國36年改稱「新竹縣北區北門國民學校」,民國71年因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改稱為「新竹市北門國民小學」。學校仍保有日治時期的建築物同心堂、百齡樓。[2]
[1] 《新竹市要覽》(新竹:新竹市役所,1931),頁61-62。
[2] 楊家倫,〈世紀風華北門情〉,《竹塹文獻雜誌》43(2009年7月),頁8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