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中學校
本圖出自《新竹市大觀》,第九頁。照片為新竹州州立新竹中學校,今為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大正11年(1922)4月,設立「新竹州州立新竹中學校」,借用新竹第一公學校(今新竹國小)的一部分開校,為五年制,最初編成二個班級,招收100名左右的學生。同年11月東門外的校舍建設完成而遷移(該地後作為新竹高等女學校,即今新竹女中),大正15年又遷移到十八尖山附近。[1]
戰後由辛志平接收,民國35年(1946)改為「臺灣省立新竹中學」;民國57年因應「省辦高中,縣市辦國中」的政策,改為臺灣省立新竹高級中學;[2]民國89年臺灣省虛級化,改制為「國立新竹高級中學」。目前學校舊建築僅存大正15年(1926)建立的武道場。民國86、87年曾一度為了興建音樂館而有拆除之虞,經校友陳情後指定為市定古蹟,才得以存留,現在作為學生的活動中心。[3]該校三大運動項目水上運動會、陸上運動會、十八尖山越野賽跑,自日治時期延續至今。[4]
[1] 《新竹市要覽》(新竹:新竹市役所,1931),頁59。
[2] 〈新竹中學學校沿革概要〉,《竹塹文獻雜誌》40(2007年12月),頁146-147。
[3] 新竹高中劍道館(前新竹武道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10531000004,2019年6月24日瀏覽。
[4] 曾驛婷報導,〈新竹高中越野賽跑,全校一起動起來〉,《風城運動電子報》,https://windycitysports.pixnet.net/blog/post/12506326-%E6%96%B0%E7%AB%B9%E9%AB%98%E4%B8%AD%E8%B6%8A%E9%87%8E%E8%B3%BD%E8%B7%91%EF%BC%8C%E5%85%A8%E6%A0%A1%E4%B8%80%E8%B5%B7%E5%8B%95%E8%B5%B7%E4%BE%86,2019年6月25日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