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公會堂

新竹公會堂

本圖出自《新竹市大觀》,第七頁。照片為新竹公會堂,今為新竹生活美學館。

該址歷經清代臺灣北路協右營游擊署、日治時期守備隊兵營、新竹官民俱樂部和演武場。[1]新竹公會堂於大正9年(1920)7月開工,大正10年(1921)完工,[2]主要作為公眾集會和社會教育的場所。大正15年(1926)以前主要由新竹官民俱樂部經營,大正15年以後改由官方經營,轉為新竹街役場所有,故改稱「新竹街公會堂」。昭和5年(1930)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改稱「新竹市公會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遭美軍轟炸,造成主建築屋頂近全毀、後側附屬建築物倒塌。[3]

戰後,主體建築的屋頂和入口山牆經整修,與原貌差異較大,改名為「新竹縣政府中山堂」。[4]民國44年(1955)新竹社會教育館設館之初因政府財政困難,借用此地作為辦公室及主要展演活動場所,之後陸續增蓋建築物數棟。現今主體建築「美藝堂」仍為日治時期公會堂時代建築;民國97年3月改為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使用至今。民國100年公告為歷史建築。[5] 


[1]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委託,中原大學執行,黃俊銘主持,《新竹公會堂修復、再利用及管理維護計畫》(新竹: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2011),頁2-1~2-5。

[2] 《新竹市要覽》(新竹:新竹市役所,1931),頁71-72。

[3]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委託,中原大學執行,黃俊銘主持,《新竹公會堂修復、再利用及管理維護計畫》(新竹: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2011),頁2-27。

[4]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委託,中原大學執行,黃俊銘主持,《新竹公會堂修復、再利用及管理維護計畫》(新竹: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2011),頁2-29。

[5] 新竹公會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10406000001,2019年6月27日瀏覽。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小山權太郎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0/06/2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臺南新報臺北印刷所圖書出版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