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杜賣盡根田園山埔契字人鄭哲臣,有承先父應得,並自己歸管鄭吉利,即四房義記、五房鑒若,暨長房侄邦瀚、煙塗、二房姪子還、三房姪朝河、朝江田業壹所,址在豎林口,土名小老衢,係第七區界管。東自二小坑龍尾與鄭滌生田毗連為界,西自山頂與鄭如蘭田墘透落小溪為界,南自豎林口透出小溪為界,北自大小坑龍頂分水為界。四至界址分明,經前清丈中則田壹甲陸分捌厘陸毫捌絲正。今因乏銀別用,願將該業出賣與人。先問房親叔兄弟姪人等,不欲承受,外即爰托中向與鄭拱辰相議,哲臣愿將此歸管吉利五房,並自己六房應得份額,盡行杜賣歸與鄭拱辰出首承買。即日仝中三面言定,應值田價代金玖佰円正。遂即如數備齊,經中面交哲臣親收足訖。即將四界內之田園、山埔,並竹圍、果子、樹木、魚池一切等項,踏明檢交鄭拱辰掌管,贌佃、收租、納課,永為己業。從茲一賣千休,界內寸土不留,日後子孫永不得言及找贖,亦不敢異言生端。保此業係哲臣歸管吉利五房,並承先父應得一房,共六房等物業,與別人無干,並無重張典掛他人,以及上手來歷不明為礙,如有等情,哲臣自應出首抵當,不干買主之事。此系明買明賣,二比喜悅,兩無迫勒。口恐無憑,即立杜賣盡根田園山埔契字壹紙,並繳吉利即六房歸管字壹紙,共貳紙,付執為照。
批明:即日哲臣仝中親收過盡根契字內田價代金玖百円正足訖。立照。
再批明:此業係在溫天益總墾契內,但總墾契內之業,先年經已陸續割賣與鄭如蘭。其天益墾契,並拈股字、幫股字、找股字,以及鄭理亭、蘇水源歸股字,俱已帶在過路坑等處田業賣與鄭如蘭之契內。此業故無上手契據可帶,而哲臣並無隱慝契據,如有隱慝契據,後日取出,應繳交拱辰收執,否則當作廢紙。聲明。此照。
又批明:此小老衢之田配帶一甲六分八厘六毫八絲,是南隘庄公館口歸管契所帶立字第一區一號、九號、十一號之內抽出,理合聲明。再照。
再批明:其大租係連與打鐵坑之業帶納,歷年合為一單。此業故無配帶大租,合應聲明。立照。
再批明:該業現經丈二六○番田、二七九番田、三一七番田、三二一番田、三二六番田、三七六番畑、二七八番畑、二八○番畑、二八一番畑、三一六番畑、三一八番畑、三二○番畑、三二三番畑、三二四番、三二五番畑、三二二番池沼、三二七番池沼、三二八番原野、三一五番山林、三七七番建物,合共田壹甲貳分柒厘肆毫;畑玖分柒厘肆毫五絲;池沼陸分柒厘五毫;山林肆厘陸毫五絲;原野捌毫五絲;建物貳分壹厘參毫。理合載明。照。
代筆人:潘友亮
為中人:楊和中、吳義
場見:鄭吉利
明治參拾五年舊曆拾貳月三十日立杜賣盡根田園山埔契字人鄭哲臣
本文書收錄於張德南,《鄭吉利號古契約文書研究》,〈柒、鄭吉利古契文書〉,〈二、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文書〉,第116至117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6年)
作者張德南整理北門鄭家所設之商號「鄭吉利號」一百多件古契約文書,經過嚴謹考證與調查,勾勒出北門鄭家在新竹地區開墾與經營之歷史,除此之外,也能初步了解竹塹地區古契約文書的相關知識,提升對地方文史乃至台灣古契約文書的興趣與研究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