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杜賣盡根水田山排契字人江雲軒。承買鄭吉利產業壹處,坐落土名深井庄。今因乏銀別創,情願將此產業界內抽出老屋前水田壹段,並新坡內山排壹叚,共兩叚產業,出賣與人。托中引就宗叔江觀養承買。其屋前水田界址:東至大溝底為界,南至田壆圳溝大路直透上龍岡倒水為界,西至暗坑尾岡頂分水龍崗透轉吳家祖墳透落小圳透屋前立石、透土地公前土壆為界,北至深坵面小圳透出舊坡壆為界。其新坡內山排界址:東至龍岡倒水為界,南至中山小崀倒水至山腳為界,西至坡壆山腳透上小崀倒水為界,至大龍岡倒水為界。兩段界址分明。原帶大牛欄內公坡壹口,泉源圳水通流灌蔭水田充足。每年應配納屯租粟壹石正,既清丈其田兩甲五分,應照日後規例完納正供。又帶房屋壹座,風圍、竹木、禾埕、菜園、水井壹應在內,並帶屋前水田兩坵。仝中沿踏明白,三面言定,共贌時值價銀壹仟貳百大員正。即日經中交軒親收足訖,軒隨將此兩叚產業交付宗叔江觀養前來掌管,任為修整、耕種、出贌、收租,永為己業。至軒一賣千休,永斷葛藤,終不得反悔翻異,言及贈、找等情。委此業實軒承買鄭吉利之業,與他人無干,亦無重張典掛,以及來歷不明等弊。是軒一力抵當,不干承買人之事。口恐無憑,今欲有憑,立杜賣盡根水田山排契字壹紙,付執為照。
批明:明日軒實經中親收到契內田業價銀壹仟貳百大員正足訖。批照。
再批明:契內所載有帶大牛欄公坡壹口,其坡水泉源是軒與養二比對半,均分灌蔭水田,倘日後舊坡被沙土填滿,須永照舊坡額,在他處換築新坡,各不得推諉。批照。
再批明:其鄭吉利大契,及上手所有遺下契約字樣,俱是軒手收存。倘養要用之時,務要取出公看,不能隱匿推諉。批照。
再批明:此水田東界圳路任養修整。批照。
再批明:其新坡窩內所有平坦之地,皆仍舊歸軒守管。須任軒開築,成田栽種,與養無干。批照。
再批明:界內原帶有蔗廍壹座,是軒與養二比對半均得。批照。
代筆人:何騰龍
在場:侄孫江福盛
為中人:何兆雲、仝江輝卿
知見人:江安和
在場:胞叔阿古
光緒拾四年戊子歲拾月 日立杜賣盡根水田山排契字人江雲軒,即江阿斗
阿羅
本文書收錄於張德南,《鄭吉利號古契約文書研究》,〈柒、鄭吉利古契文書〉,〈二、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文書〉,第112至114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6年)
作者張德南整理北門鄭家所設之商號「鄭吉利號」一百多件古契約文書,經過嚴謹考證與調查,勾勒出北門鄭家在新竹地區開墾與經營之歷史,除此之外,也能初步了解竹塹地區古契約文書的相關知識,提升對地方文史乃至台灣古契約文書的興趣與研究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