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昏的布街

今日的臺南市鹽水區三福路,昔日以布販林立而聞名,日治時期舊稱「布街通」。鹽水過去是急水溪河口形成的天然內海,也就是倒風內海的叉港,利於通行臺海兩岸,極盛時期成為嘉義縣和原臺南縣境鄰近地區的農產集散地。而河港一帶更聚集著名的商家郊號,包括糖郊、布郊、米郊、水(油)郊等商行,繁榮直追安平、鹿港,而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美名。日本政府於昭和年間積極進行「都市更正」或稱「市街改正」,鹽水港市中心逐漸從護庇宮(媽祖宮)前的鹽水港一帶北移到現在的伽藍廟及市場一帶,伽藍廟往西即布行林立的布街通,也就是今天的三福路。這時期的布街通也都依都市計畫拓寬成15公尺道路,整齊又富變化的昭和式洋樓店鋪,洗石子立面素樸又不失典雅,騎腳踏車的人們悠閒穿行,其中一家店舖醒目的眼睛圖像應是眼科招牌,十分懷舊有趣。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捐贈者
  • 取得方式
    老照片捐贈計畫入選照片
  • 撰寫者
    文字-謝玲玉
  • 創作者
    提供-林明堃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11/28

    拍攝時間
    19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尺寸
    寬12.5*高9cm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