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鹽水鎮公所舊貌,典型的日式風格建築。1684年(清康熙23年),臺灣設一府、三縣,即臺灣府、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下設有庄,鹽水屬於諸羅縣。清乾隆初期,諸羅縣改為嘉義縣,鹽水曾改隸屬嘉義縣。到了清領中葉,清廷又在此設置鹽水港廳。日治中葉,鹽水港屬嘉義廳,稱鹽水港支廳,最後改為臺南州新營郡鹽水街,二戰後再改為臺南縣鹽水鎮。臺南縣、市於2011年合併升格為直轄市臺南市,鹽水鎮改名鹽水區。根據鹽水區公所2014年統計,全區人口只有26,348人,然而鹽水曾是個人文薈萃的古城鎮,曾有「鹽水的碗帽比朴子的秤鉈較濟」,清領末期文風延續至日治時期,騷人墨客曾組成「月津詩社」,並留下為人稱頌的「月津八景」古詩。隨著港口失去功能,以及錯失設置縱貫鐵道火車站等因素,鹽水從昔日的港口城鎮轉變成鄉村城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