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的戲班子搭建的戲台子華麗隆重。這場戲是日本天皇成婚(御大禮)時,鹽水港青年會也舉辦擴大慶祝,並且獻戲同歡。日治時期,官方推動的青年團主要吸收公學校畢業生,鹽水流傳下來的老照片當中,不乏青年團的各項活動,而青年團成員也都多才多藝。日本大正九年(1920),日本政府對臺灣實施街庄制度,「街」也就是今天的鎮;「庄」即是鄉,鹽水街役場也就是後來的鹽水鎮公所。鹽水街昔日屬於臺南州新營郡。鹽水耆老吳等松老校長的父親吳棋耀先生在日治時期擔任鹽水街役場庶務員,後來在二戰後擔任第一任鹽水鎮長,年輕時就熱愛藝文活動,也為後代留下許多日治時期珍貴的老照片。而吳等松校長自學校退休後,仍熱心地方事務,對於鹽水老照片採集與口述歷史功不可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