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鹽水火車站最初的面貌

鹽水小火車站最初的面貌,屋脊上是「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三角形登錄商標」,這個以三角形組成的標誌代表日糖、臺灣、明治及鹽水港四個糖業會社合營。小火車站曾是許多老蔗農聊天的休憩站,蔗糖運輸工人過站招呼的聚會所,昔日鹽水岸內糖廠仍營運的年代,運蔗小火車一載又一載地往返,遠處糖廠的大煙囪不時冒著濃煙,飄散於雲霧間,像在送往迎來。光復初期,常見五分車滿載學子的熱鬧景象。日治時代,鹽水港人深怕「地龍」遭砍斷,堅決反對火車站設在鹽水鎮,鹽水的繁榮隨火車站外移到新營,河港漸漸成為小鄉鎮發展樣貌,徒留下糖廠小火車站佇立在市郊。鹽水糖廠最初是1902年(清光緒28年,日本明治35年)臺南市人王雪農所創立,1906年改組由日人接辦,定名為「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岸內製糖所」,與高雄縣橋頭糖廠同是臺灣創立最早的製糖廠。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捐贈者
  • 取得方式
    老照片捐贈計畫入選照片
  • 撰寫者
    文字-謝玲玉
  • 創作者
    提供-謝福祥.林明堃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11/28

    拍攝時間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日治時期明治年間
  • 媒體類型
    照片
  • 尺寸
    寬13*高9cm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