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拆屋工程的牛與牛車

在大眾交通工具還不發達的時代,牛車便是公共建設的重要工具。像是臺南市鹽水區昔日的竹仔街改造工程中,牛車隊也是拆屋的重要運輸工具。今日的臺南市鹽水區朝琴路,老一輩的居民仍習慣稱之為竹仔街。竹仔街原有街屋主要為三進式建築,第一進多為商家店舖,造街工程主要將竹仔街兩側三進式街屋的第一進拆除,後面兩進屋厝再以人力移屋技術向前平移,原來的第二落屋子就改造為建築門面。拆除工程展開之際,竹仔街到處堆置磚瓦。由於當年的拆屋靠著人力一磚一瓦地拆除,以求後面的厝厝結構完整保留,也因此,隨著工程持續進行,街上拆下來的紅磚也就越堆越多。成堆成堆的紅磚全憑牛車隊移除。老照片中,戴著斗笠、打著赤腳的工作人員牽著滿載磚頭的牛車緩緩前行。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捐贈者
  • 取得方式
    老照片捐贈計畫入選照片
  • 撰寫者
    文字-謝玲玉
  • 創作者
    提供-蔡國軒.林明堃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11/28

    拍攝時間
    195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尺寸
    寬13*高9cm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