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打印著「鹽水街月津橋」字樣。月津橋位於今天鹽水國中和鹽水警察分駐所之間,為鹽水通往嘉義縣義竹鄉、布袋鎮等沿海地區主要道路,後來已改建成寬敞的路橋,很難想像昔日在水一方的古鎮風情。根據耆老蔡國軒等人口述,古月津拱橋下溪水清澈,橋墩內置燈火,橋下遠望石砌拱橋,造型古典,細 節講究,清晰可見橋上燈座造型雅緻,烘托得溪畔成蔭綠樹如畫如詩,入夜溪畔漫步更是詩情畫意。早期,急水溪支流環繞鹽水鎮東、鎮南到鎮西三面,形成新月形,古鹽水故有「月港」或「月津」美名。而鹹鹹的海水從嘉義布袋嶼倒風內海沿溪流直抵媽祖宮(護庇宮)前,這個小鎮才有「鹽水」之名,和鎮內北面八掌溪畔的聚落「汫水港」地名形成淡、鹹水的區別。鹽水曾屬於諸羅縣,到了清朝中葉,清廷在此設置鹽水港廳;日治中葉,鹽水港屬嘉義廳,稱鹽水港支廳,後改為臺南州新營郡鹽水街,戰後再改為臺南縣鹽水鎮;直到臺南縣、市於2011年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鹽水鎮改名鹽水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