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勢街

北勢街是沿南勢港(或稱北勢港)發展出來的港街,今日的神農街。舊時港道入口處是奉祀媽祖的海安宮,順著港道可直抵三郊總部水仙宮,可謂五條港的樞紐,曾帆檣雲集,商賈川流。然而隨著港道淤塞,加上安平開港帶來的衝擊,終至沒落。日治時期以至戰後都市計畫與道路拓寬,更使得五條港區街廓紋理被破壞,所幸此處因不在計畫道路之列,才得以保存原有的面貌。

北勢街早年是貨物吞吐的轉運站,當年南勢港許姓碼頭工人從家鄉請來關帝爺奉祀,後興建金華府,為府城少數以街屋形式興建的宮廟,相傳廟內的武闕馬府千歲為掌管臺灣府城廟宇代天巡狩王船出港的神明,早年有王船要出海,必先至金華府呈文上告,經擲筊核准方可鑒印通行,形同神界的海關。

北勢街發展甚早,老行業不在少數,「永川大轎」與傳承五代的「西佛國」即是代表,不僅是府城知名工藝世家,也印證五條港區附近廟宇興盛。而街上的街屋縱深狹長,所用樑木皆自大陸運來,受限於船艙大小,木料多統一尺寸,且為方便吊運貨物,於二樓立面多有一道小門,也形成如今街屋面寬一致、整齊劃一的立面景觀。自十餘年前起,街區歷史空間再造,吸引不少藝術與文創產業進駐,讓神農街街散發新舊交融的氛圍,也成為府城最火紅的一處景點。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
  • 事件
    清領時期北勢街,日治時期屬永樂町,戰後為神農街。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2.997597
  • 所在地-經度
    120.196485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張耘書,《臺南府城舊街新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
  •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 交通方式
    汽車、機車、公車、步行
  • 撰寫者
    張耘書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2.99759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19648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臺南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中西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神農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