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番坑

本礦山為金銀礦區,面積約575.6公頃。自開發以來已逾百年,已開採之礦坑自最低海拔21公尺到最高545公尺間,大小硐口達156處,坑道蜿蜒曲折,縱橫交錯,延展開可長達160餘公里,但大部份坑硐已封閉或廢棄。硐口皆磚石砌拱,或坑木拱型如城門,甚為壯觀。八番坑又叫「陽坑」,明治33年(1900)開採,平的入坑約兩公里的幹線,再進去則分成左右、上下無數的坑巷及豎井。過去曾生產出五噸以上的黃金,包括上面礦坑所採的金礦石大都由八番坑出坑,主要是因為八番坑離搗礦場最近。八番坑口圓拱型的石頭是用安山岩所建構,其他立面則用砂岩舖設。坑口上方有兩棵老榕樹已超過一百年了,攀附在坑口石壁上,樹根外露,天然的造型常吸引藝術家來素描彩繪,日本亞細亞航空公司外景隊也曾來此拍片介紹,在國際線的飛機上放映供乘客欣賞,告訴他門台灣有個產金的地方叫九份,九份有個八番坑如此美麗。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羅濟昆
  • 創作者
    羅濟昆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7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