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萱茶品種扦插的推動者-李眛

圖為刊載於1985年(民國74年)豐年雜誌35卷第2期,由南投縣政府推廣股長張瑞卿報導的文章之照片。

來自南投縣名間鄉的第二代茶農的李眛,於1985年(民國74年)獲選為南投縣十大傑出專業農民,獲選原因是李眛利用扦插法繁殖茶苗成功,一改過去壓條法繁殖。不僅把繁殖時間縮短,從本來的一年縮短為七個月,更能大量繁殖茶苗,使松柏嶺當地的茶園面積從數百公頃擴增至一千三百公頃。

李眛於1976年(民國65年)開始,在試驗茶園中觀察發現編號2027的茶種生長勢強、製成茶品具有濃郁的奶香與滋味甘醇滑順特色,便以當時尚無人應用於茶樹的扦插法,嘗試以扦插方式成功培育86株,使他信心大增,第二年增加1400株、隔年更達近十萬株。

關於扦插繁殖法,李眛表示,選擇發育良好的樹枝,等待冬眠期再將帶有芽葉的幼枝剪下,移植到遮陽的苗圃內栽種。栽種時必須注意,頂端平剪、底端斜剪,保留兩片葉子,以45度斜角插入苗圃中,並保持20%遮陰的日照。

苗圃地也要有適當的管理,剛扦插時若沒有塑膠布覆蓋,最初兩個月要每天澆水,且水點要細細密密的澆灌。若已用塑膠布覆蓋就必須灌溉至適當的濕度。李眛憑著對茶的一分用心,試驗出最適合的扦插繁殖,從發芽、長根到存活,同時也帶動名間鄉茶農的跟進,共創茶葉的版圖。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耘心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南投縣政府推廣股長張瑞卿報導
  • 時間起
    198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