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主要栽培茶樹品種兒茶素含量與抗氧化活性之比較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3卷,由蔡永生、劉士綸、王雪芳與區少梅共同發表之「台灣主要栽培茶樹品種兒茶素含量與抗氧化活性之比較」研究論文。

台灣主要栽培之 9 個茶樹品種,總兒茶素含量介於6.62%-21.79%間,平均為12.72±3.32%。在分析的6個兒茶素中,以EGCG和EGC含量最多,約佔70%以上。大葉種(台茶7號、台茶8號和台茶18號)明顯高於其它6 個小葉種品種;3個大葉種總兒茶素含量平均為16.1%,6個小葉種平均為10.45%,高出至少50%以上;夏茶高於春茶和秋茶。品種間之差異,除了大葉種與小葉種顯著外,其它各品種間之差異並不顯著。但台茶 7 號兩個游離型兒茶素EC和C含量相對特別高,與其它品種個別兒茶素含量之趨勢顯得特別不同。

以4種抗氧化力評估方法分析抗氧化力,整體而言,除總抗氧化力(TEAC法)大葉種顯著優於小葉種外,其它三種測定方法並無明顯差異。本研究採用的茶湯濃度僅1%,不論在清除 DPPH 能力或清除超氧陰離子能力及螯合亞鐵離子能力平均至少皆達 40%以上,可知平時喝茶的濃度,當有更高的抗氧化能力。兒茶素與抗氧化力間,除了EC和ECG、TCG (總酯型兒茶素)和TC (總兒茶素)與總抗氧化力達顯著正相關外,其餘 3 種無顯著關係,可能原因為影響茶葉抗氧化力之成份,除了兒茶素外還有其它多酚類。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3
  • 時間起
    200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