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3卷,由鄭混元與范宏杰共同發表之「2003 年花東地區茶樹旱害調查及其對產量之影響」研究論文。
本文在探討 2003 年(民國92年)花東地區旱害發生的原因及其對茶葉生產的影響。首先釐清茶樹旱害發生的直接及間接因子,其次說明茶樹受旱情形,最後則評估旱害對當季及次季茶產量的影響。
由調查分析顯示,茶樹旱害發生之自然因素主要在於異常氣候以致長期沒有下雨及高溫與高日射量,為引發旱害之直接因子。其次由於土壤環境障礙加速旱害發生程度,為此次旱害之間接因子。非自然因素為人為栽培管理不當使得茶樹旱害更為嚴重。由田間調查也顯示,旱害對青心烏龍生產有非常嚴重的影響,尤其對樹勢衰弱之老茶園影響更明顯。也發現部分樹勢強壯之青心烏龍品種具高抗旱力,其種原值得開發利用。
由於缺乏長期田間調查資料,不易評估旱害減產,因此極需建置不同耐旱品種試驗園區,才能結合農業氣象災害及氣象因子來研析其對茶葉生產之影響,藉以創新防護方法提升茶園防旱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