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樹品種枝枯病發生之初步調查研究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2卷,由曾方明、陳坤龍與陳際松共同發表之「茶樹品種枝枯病發生之初步調查研究」研究論文。

茶樹是國內重要的特用作物,2001年栽培面積約為二萬公頃,其中以青心烏龍品種近一萬多公頃為最廣,約占全省茶樹面積的48%。茶枝枯病的病原菌為Macrophoma theicola,是青心烏龍品種茶樹中最嚴重的病害,本病造成青心烏龍減產、樹勢衰弱及提早老化。病原菌在高溫下生長良好,且耐旱性強,因此本病好發於高溫及乾旱的季節,嚴重時造成全園40%的茶樹死亡。

本病發生生態特殊,不易防治。田間觀察茶枯枝病發生情形,發現青心烏龍是非常感病的品種。其它栽培品種或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系,在適合發病的環境或年份才會發生,由此判斷茶枝枯病的發生受品種及環境因子的影響甚鉅。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1
  • 時間起
    200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