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軍郵期間,民眾權益受損

軍郵局,顧名思義是在提供軍方郵件服務,民間僅是代辦業務性質,服務品質相對降低,好在早年民眾郵件不多,而且處在戰地,逆來順受,一切聽從上級指示,郵件能夠投遞或收到就好。 64年1月13日,南竿軍郵局新廈落成,為軍郵業務注入新的活力,可是由於體制因素,加上台馬交通困難,服務水準一直無法提升。 軍郵與普郵最大差別,在於普郵可將郵件送達收件人家中,軍郵得前往郵局領取,同時規定包裹使用白布包裝,此舉固然基於海運考量,卻增加投遞者困擾,老百姓對比台灣郵政水準,不以為然。 當時台灣與馬祖電話不通,唯有信件可以往來,每月三個航次的海上交通運輸,軍民最為期待,當運補艦或交通船抵達的次日,各地軍郵局總是擠滿人潮,軍民希望早點看到信件。機關單位專人前往領取,一般百姓則由村公所處理。 軍郵局員工不少聘用地方青年,對於鄉親服務十分親切,所以軍郵局在馬祖作業,大致受到肯定。 好壞制度都和戰地政務有關,82年戰地政務終止,馬祖也進入普郵作業時代,皆大歡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時間起
    195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