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醃製海產,餐桌佳餚

在沒有冰箱的年代,民眾保存漁產方法,採用曬乾或醃製方法。曬乾的漁產,時間久了也會變質,只有醃製品,能夠保存較長時間,而且風味獨特,成為民眾餐桌上佳餚。 早年馬祖海產醃製種類繁多,其中黃魚和鰻魚,商人進行專業加工醃製,尤其是大陸養殖黃魚,強調「一日乾」,很受歡迎,平價供應市場,地區民眾也很喜歡,經常購買,分享親友。 小鯷魚大小不一,民眾買回家,體型較大者隨即烹飪,小的拿來醃製,需要半年時間,可以生食。 小帶魚大約筷子長,寬一兩公分,也是醃製好材料。漁民指出,小帶魚就是這麼小,變不了大帶魚。 小粗螺生長在海邊石頭下面,內行者搬開塊石,出現成堆粗螺。體型小的,打碎後取其肉醃製。 小魚和粗螺醃製後存放數月,待熟透了 再以個人喜好,添加蒜頭香油等食用。現今民眾很少製作,大陸傳統市場很多,老饕不會放過購買機會。 醃製漁產容易產生「三高」,儘量節制。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時間起
    194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