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政務大隊始末

戰地政務實施之後,就有政務大隊這個組織,主要任務執行戰地政務各項政策,政務大隊縱橫地方十多年,隨著戰地政務業務精簡而解散。 戰地政務實施初期,來了一批軍官,他們很低調,權力卻很大。副鄉長、副村長非他莫屬,政務委員會官員中,也不乏他們身影,完全以專業姿態處理政務,風評兩極。 政務大隊所有隊員,官階不高,都是校、尉級,他們接受專業教育。對鄉親而言,接觸最多的是副村長與副鄉長。那時候村長、鄉長均為官派文職人員,他們熟識鄉村事務,致力地方建設,增進鄉親福祉,有些不易推動的戰地政務政策與法令,是由副手執行。整體而言,鄉村長是白臉,副手為黑臉。 副村長與副鄉長有了實權之後,常常展現官威,在處理公務中,遇到不聽話的老百姓,給予禁閉和勞役等處分,所以在鄉村偶爾聽到「把他關起來」,就是副村長或副鄉長的口氣。這種做法或許能讓民眾心生懼怕,更影響戰地政務形象。  政務委員會於民國58年精簡員額,業務交由連江縣政府代辦,政務大隊也跟著裁撤。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5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