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40年代情報網覆蓋全島

此圖南竿鄉牛角村(現復興村)的往日樣貌。

38年國軍從大陸撤退輾轉進駐馬祖,官兵政治動向引起高層關切,因此,這段期間,情報網特別活耀,民眾也不能置身事外,好像處處有人監視,十分恐懼。 那時候,馬祖有多少情治單位,外人並不瞭解,一般人知道且擺在台面上的,就有國防部、調查局、馬防部、憲警、行政機關和黨部等等,這些情治單位任務各有不同,多數是在地區蒐集情報,以軍民為對象,也有專門針對大陸。 據說,當時軍中或地方的確存在所謂的匪諜,一旦查覺被抓,很快執行槍決。南竿曾有一位民眾,說是和大陸中共電台通話,處決後才發現誤判,家屬後來獲得國家賠償。 由於情報網密集,日常生活中只要聽到陌生人來到家裡,民眾就很緊張,「情報人員來了,不知發生什麼事?」,冒出一身冷汗。據說,當時情報人員很「威風」,掌握不少資源,得到一些姑娘芳心,最後結為連理。 情治單位並且設有「眼線」,分散各個角落,地區任何地方出現異常,「眼線」就會通報所屬單位,做到滴水不漏。 隨着地方自由開放,過去情治單位功能降低,而且很多已經撤銷。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依水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4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