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低海拔地區茶園冬作綠肥作物之選拔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1卷,由楊美珠、張清寬與施金柯共同發表之「中低海拔地區茶園冬作綠肥作物之選拔」研究論文。

中低海拔地區茶園冬作綠肥作物的選拔,用三個調查及研究的步驟進行。1.綠肥作物之株高、根系深、生草收量等生物量調查及植體礦物元素含量。2.測量試驗前表土(土表以下0~20公分處)及底土(土表以下20~40公分處)之土壤pH值、有機質及礦物元素含量。3.茶樹生育狀況、生葉收量、製茶品質及蟲害調查。

結果顯示,中低海拔地區茶園秋冬作綠肥作物以種植黑麥草及魯冰較佳,雖然在其生長季對於茶菁產量會有影響,但是當其腐爛後,不但可有效改善表土環境,對於底土之改善也有不錯的效果,因此長期而言可以增進茶菁產量,對於製茶品質及蟲害則無影響。此外,若欲有效增加底土pH值、有機質及礦物元素含量,可種植深根性的苕子,改善茶園底土土壤性質。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1
  • 時間起
    200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