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客家八音:龍鳳頭系統保存者—謝旺龍藝師訪談記錄

文章取自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第8期「文化資產」:謝旺龍,1934年出生,觀音區保生里人,父親在日本時代擔任過村保正。家中一度受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影響,因家中除了種稻外沒有其他工作,有一陣子客家八音很風行,家人也會考慮讓孩子去學八音,有事可做,學成後還可補貼家計。


八音指的是八種樂器,分類上屬於北管系統,謝旺龍學會八音,專精嗩吶。他是1617歲時跟著新屋下庄子的葉斯賞、葉斯油及葉添進老師學習。後來又短暫跟著劉雲鳳老師學習,在輩分上謝旺龍算是劉雲鳳的第三代傳人。


在學習嗩吶上,一點技巧是必須要學會轉氣,轉氣指的是在吹嗩吶的時候要能同時換氣,他的技巧是在口中含氣,再把氣存在腮幫子處藏風,要換氣的時候就將嘴裡預留的氣推出,嗩吶還能繼續發聲,然後鼻子同時呼吸,這樣換氣才算成功。在教導學生時,他堅持學生都學會轉氣後才可往下進行,否則學生在還沒學會轉氣時就吹音調,日後都無法再學會轉氣。


早期吹八音都是喜事場合,拿到薪資後再依據每個成員的表現來決定領錢多寡,後來演奏八音的場合,轉以喪事場為主。民國62年至75年間謝旺龍擔任保生村村長期間,專心在村長職務上,卸任村長後才重拾八音。


對八音的未來,他積極教導學生,希望政府在相關的補助上不要中斷,能減輕老師與學生的負擔,也使八音能持續傳承下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世芳
  • 創作者
    陳世芳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09/30
  • ISBN
    2414-7729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