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7卷,由楊盛勳、阮逸明與廖文如共同發表之「台灣茶業產銷結構之規劃」研究論文。
對台茶所面臨的產銷問題,重要的不只是如何提昇製茶品質與降低生產成本的技術問題,而更重要的是對進口廉價外來茶與本土茶,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應做適當的調整與輔導。
作者建議今後應採取下列措施: 1)加強輔導生產具有本土性特殊風味的茶葉如椪風烏龍茶、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等,並辦理展售促銷; 2)輔導推行委託機械耕作採收及製茶與揀梗精製代工作業,以減少個別農戶投資,降低生產成本; 3)輔導各產茶鄉鎮,以一鄉鎮一品牌為原則,辦理茶葉分級包裝及展售運銷; 4)加強輔導組訓茶葉產銷班,並輔導分級包裝;建立產銷班的銷售包裝品牌; 5)加強與茶藝界合作,辦理茶藝活動,提昇茶與文化的結合,以促銷茶葉; 6)加強茶葉多元化產品之開發及推廣,以增加茶葉消費量; 7)多利用媒體廣為宣傳飲茶保健及茶葉有關資訊,拓展茶葉銷售市場; 8)輔導設置觀光休閒茶園,吸引都會區消費者,親自體驗茶葉產製及促銷茶葉並減少中間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