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7卷,由徐英祥、林金池、郭寬福、阮逸明與楊盛勳共同發表之「白茶製造及貯存性之改良研究」研究論文。
本試驗進行白茶適製品種篩選,六品種中以台茶17號所製成的白茶品質最佳。再利用台茶17號為供試材料,比較萎凋期間攤葉量處理對不同季節茶菁製成白茶品質之影響。
結果顯示,以每平方公尺800克攤葉量處理所製成的白茶品質較佳,且符合經濟效益。第二次夏茶、秋茶在高溫低濕環境下,茶菁失水快速,比春茶及第一次夏茶之低、中溫環境快1.5-2.5倍以上。貯藏試驗方面,白茶若貯藏於夏秋季較高室溫下,三個月後即有陳味產生,為延緩品質之劣變,應用低溫貯藏。
白茶因芽葉組織完整,適度提高沖泡溫度與時間〈100℃、5-7分鐘〉,可使各種香氣滋味成分充分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