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質對茶湯水色之影響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4卷,由吳聲舜、陳國任與莊瓊昌共同發表之「水質對茶湯水色之影響」研究論文。

本試驗以五種不同水質,包括蒸餾水、自來水、泉水及兩種不同混合水沖泡包種茶,在一小時內每隔十分鐘利用色差計觀察茶湯水色色彩空間指標(L、a、b、△E值)之變化。其中L代表顏色的深淺,a代表顏色的紅綠方向,b值代表顏色的黄藍方向,△E是指以上三維空間形成的距離。

試驗結果顯示,各處理間L值在一小時內變化程度不同,其中自來水由86.1降為69變化劇烈,混合水次之、蒸餾水及泉水變化小。官能品評則以蒸餾水、泉水其水色成績較自來水和混合水為佳,蒸餾水沖泡的茶湯水色較為明亮,自來水及混合水水色較暗且在短時間內呈混濁狀。

將茶湯調整成不同的pH值和添加不同濃度的鐵離子,綠茶、包種茶及紅茶水色L值隨著pH值的昇高和鐵離子濃度的增加而降低,水色由亮變暗,鐵離子濃度達到5ppm時紅茶水色呈暗紅,包種茶及綠茶呈黃褐色。紅茶茶湯b值隨pH值的增加而降低,而綠茶和包種茶茶湯b值隨其昇高而增加,顯示茶湯pH值變化對水色b值之效應因茶葉發酵程度不同而異。另外,三種茶葉類b值隨著鐵離子濃度增加而昇高,其趨勢一致。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4
  • 時間起
    199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