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包種茶中無機成分之含量與其浸出率之研究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3卷,由張鳳屏與楊光盛共同發表之「包種茶中無機成分之含量與其浸出率之研究」研究論文。

選取包種茶樣20點,經分析結果,茶葉磷、鉀、鈣、鎂、鐵、錳、硼、鍶、鉬、鎳、鋁、鋇及矽含量與其第一泡茶湯諸元素浸出量皆呈極顯著正相關,而鋅、銅與鈉等元素兩者間則無明顯相關。無機元素浸出量第一泡茶湯明顯高於第二泡茶湯。

選擇包種茶比賽茶樣90點,以官能評審方式分成四個品級,再分析茶葉無機元素含量,結果中上品級以上的茶樣,磷含量在0.30%以上;品質較差的茶樣,磷含量較低。鈣、錳、鋁、鍶、鋇與矽含量高之茶葉品質較差。

在茶葉用量同為3克下,浸泡時間從4分鐘到7分鐘,茶湯可溶分濃度與電導度值隨之增高,pH值則稍為降低,磷、鉀、鋅、硼、鉬及鎳浸出量亦隨之增加,鎂、鐵、錳、銅、鈉與鋁浸出量則以浸泡6分鐘較7分鐘稍高,鈣、鍶與鋇浸出量以5分鐘最多,6與7分鐘則降低。在浸泡時間同為6分鐘,用水量均為140毫升,不同茶葉用量下,茶湯可溶分濃度與電導度值隨茶葉用量增加而升高,pH值隨茶葉用量增加而降低。3克到6克茶葉用量,茶湯無機元素浸出率除鈉外,大部分皆維持在一定範圍內。包種茶標準泡茶法下,茶湯電導度值在0.50~1.00 dS/m,可溶分濃度在2.5~5.5 mg/mL範圍,低於此範圍則滋味平淡;高於此範圍則滋味濃烈且苦澀味加重。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3
  • 時間起
    199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