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部茶樹剪技時期、保溫與灌溉對春茶萌芽生長之影響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3卷,由馮鑑淮、陳國任與陳右人共同發表之「東部茶樹剪技時期、保溫與灌溉對春茶萌芽生長之影響」研究論文。

由萌芽時期發育結果顯示提早萌芽以剪枝時期優於保溫及灌溉,提早剪枝時期為最簡便兼經濟有效之方法。

提早剪枝及延後剪枝900平方公分內嫩芽重8.73及7.55公克顯著優於不剪枝的0.35公克。正常及提早剪枝者最長的芽長度分別達13.3及10.0cm較不剪枝的2.8cm差異顯著。葉長度、寬度及面積,有剪枝的茶樹剪枝時期較不剪枝長,且差異顯著。

由於台東地區早春茶菁價格與產期呈直線負相關,因此將收量與產期轉換成收益後,發現在施行灌溉或保溫配合灌溉下,正常剪枝及延後剪枝,均可提高收益。單純保溫之茶樹不論剪枝與否或時期均減產且成本高,顯示在冬季無明顯低溫期的台東茶區不宜施行。台灣東部由茶菁售價及總收入看單純以剪枝時期控制產期時,以12月5日至22日較適當,如能配合適當灌溉以加速茶芽生長,則延後剪枝因產量高反而較為有利。最後提出適度的對灌溉水加溫可能是同時今後克服東部茶區冬季低溫與乾旱之最佳方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3
  • 時間起
    199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