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2卷,由徐英祥、阮逸明、蔡永生與張連發共同發表之「夏季剪採茶菁製造烏龍茶(番庄)之研究」研究論文。
烏龍茶(番庄)為本省桃竹苗茶區特有之高品質茶,以往皆以手採茶菁製造,本試驗研究利用剪採茶菁試製烏龍茶。
結果顯示剪採茶菁由於茶芽切口多及破碎葉多,在日光萎凋及室內靜置攪拌過程中,茶菁含水量減少較手採者迅速且多,二者相差約5%左右;成茶折造率剪採與手採茶菁相差不大,分別為26.4%及26.1%,唯粗製茶精製後,剪採茶菁之梗與老葉及茶角約佔25%,而手採者約13%,兩者差將近一倍,至於精製後之容積率,剪採茶菁製成者每1,000立方公分可含納142.7克,手採者117.9克,兩者呈現顯著差異;製茶品質以手採者為佳,剪採茶菁滋味略帶苦澀,同時外觀亦遜於手採茶菁,唯剪採茶菁仍具烏龍茶特殊風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