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吉野村的「拓地開村碑」

此篇詮釋資料主要引用收錄於西元2010年3月出版的臺灣文獻季刊61卷1期的〈花蓮地區日治時期慰靈碑遺跡初探〉,由潘繼道先生研究撰寫。本文藉由遺跡田野踏查、相關史料文獻,從慰靈碑(紀念碑)的建立背景、內容及現況等,探討、研究日治時期花蓮地區的慰靈碑,並提出省思。根據潘繼道先生之研究,吉野拓地開村記念碑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慶豐市場後方一帶,石碑本體為自然石,因保存良好且頗具價值,而列為縣定古蹟。記念碑正面有當時第十六任臺灣總督中川健藏題字「拓地開村」,及時任花蓮港廳長的今井昌治撰寫之碑文,背面右下則寫有鎮座時期。吉安鄉前身為日治時代的吉野村,吉野村是日本治臺時期最早設立的官營移民村。花蓮地區早在明治32年(1899)即由賀田金三郎於今壽豐鄉設立賀田村,採私營移民方式招募拓墾,然因水土不服及原住民騷擾等問題而失敗。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於明治38年(1905)開始官營移民階段。五年後,在花蓮港廳轄下選定了荳蘭社成立移民指導所,因移民多住在德島縣吉野川沿岸,因此特別取名為 「吉野」。經過四年的努力,到了昭和初期,吉野村之戶數已達三百三十戶,人口一千七百餘人,是一個擁有道路、輕便鐵路、灌溉水圳、醫療所、小學校、郵局、派出所等完備設施的移民村。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虹霈
  • 創作者
    潘繼道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0/03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