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1卷,由陳國任與蔡文福共同發表之「缺水及不同溫度處理對茶樹芽葉主要化學成分及製茶品質之影響」研究論文。
將盆栽茶樹置於台灣大學人工氣候室30/25、25/20及20/15℃三個溫度控制溫室中,以每日灌溉200 mL水者為對照,20 mL水者為缺水處理,研究缺水逆境下茶樹之反應。
芽葉化學成分上,茶樹生長在田間容水量情況下,中高溫正常灌溉處理一心二葉芽葉兒茶素平均含量每公克乾重為137毫克,缺水處理者含量較低,以致中高溫正常灌溉之芽葉所製包種茶品質澀味重,而缺水處理者滋味淡薄之主要原因。咖啡因含量除了高溫灌溉處理為乾重3.15%較高外,其餘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可溶性醣類含量以低溫缺水處理者較高,而高溫缺水處理者含量較低。
在包種茶品質上,中高溫灌溉處理之芽葉所製包種茶外型緊結均勻,但澀味重且帶菁味,品質總評分趨低;中高溫缺水處理有降低澀味的效果,總評分比中高溫灌溉處理者略為提高;低溫下,不論灌溉與否,茶湯滋味甘醇,總評分為各處理中作高者。包括茶湯△L、△a及△b值分析,各處理間△L及△a值差異不明顯;中高溫下灌溉處理者△b值較高而水色偏黃,缺水處理者△b值較低而水色偏綠;低溫下不論灌溉與否,茶湯△b值與水色較符合包種茶評分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