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0卷,由陳右人發表之「氰胺對冬茶產量與生長影響」研究論文。
氰胺 (hydrogen cyanamide) 性質不同於氰酸 (cyanide),不但毒性極低,在自然狀況下不分解出氰酸根性(CN-)。馮鑑淮等 (1989) 首次利用氰胺,在早春促使茶樹萌芽和萌芽之後的生長。
研究者用梅山、名間、楊梅三地之青心烏龍茶來研究氰胺對冬茶產量與生長影響。梅山,名間,楊梅三地之青心烏龍茶分別噴灑了0.5%,0.25%,0.1%的49%氰胺水溶液,以另一組0.2%尿素作為對照,觀察增產及生長效果。氰胺處理在梅山和楊梅兩地均有增產效果,增產量隨氰胺濃度提高而增加,在名間地區雖較不顯著,但以0.25%處理者,仍可增產12%。
氰胺促使冬茶產量提高的主因主要在促進萌芽和萌芽之後的生長,但以促進萌芽後生長對產量的影響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