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參加國際熱帶及亞熱帶果樹及作物栽培研討會並考察南非茶業報告(1989年)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9卷,由邱再發發表之「參加國際熱帶及亞熱帶果樹及作物栽培研討會並考察南非茶業報告(1989年)」論文。

本文主要為南非茶業考察報告,報搞主軸分三部分。

一、南非茶葉委員會:南非之主要私人茶公司提供經費而由茶生產業者代表及大學教授組成南非茶葉委員會The Tea Council of Southern Africa,其功能為收集有關茶葉技術訊息傳給茶公司或茶生產業者以提升茶葉技術及產品價值,並也支助大學之茶葉研究計畫。該委員會邀請考察南非茶葉並對設立南非茶業試驗場事宜,要求提供意見。

二、南非茶葉生產:現在南非共有約七千多公頃茶園,全部生產紅茶,年產約一萬兩千公噸成茶,其中SAPEKOE公司佔百分之七十,MAGWA公司佔百分之二十,而SENTEECO公司佔百分之十。其茶園面積及製茶廠之規模甚大,最大茶廠年產三千公噸紅茶。目前茶葉生產量只可供應南非全國之茶需要量之一半,另一半茶由非洲之馬拉威及肯亞等國進口。茶生產高峰時期可提供二萬多勞工機會,對南非之工人就業頗有貢獻。

三、茶葉技術國際交流:   1962年(民國51年)肯亞移民引進有關茶栽種技術至南非,有些地區頗適合茶樹生長及提供雇工服務,現在南非茶葉變成經濟性企業。主要茶公司均有雇用斯里蘭卡及印度之茶葉技術人員。1988年(民國77年)台灣省茶業改良場舉辦國際茶葉生產技術研討會,南非政府也派員參加並宣讀論文,重視茶葉科技交流。南非茶葉委員會提出自己設立茶業試驗場之構想以便改進茶葉技術及發展南非茶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9
  • 時間起
    198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