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鐵與桃園市交通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台鐵桃園站邱邦祺先生訪談紀錄

文章取自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第5期「交通與建設」:邱邦祺於民國62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附設空中行專,隔年考進台鐵,開始了在台鐵的服務歷程,一開始是在基隆車站,不久後開始擔任列車長,其後屢經各站副站長及站長職位,一直到民國101年時回到桃園車站擔任站長至今。對他而言,在擔任下屬的時候,是學習在合法的範圍內奉命行事,待當了主管者之後,則學習如何領導下屬,不過兩者重點都是在以身作則。


在桃園站任職的經驗裡,舊的桃園站對旅客十分不便,民國104年遷至新站後才得以改善。未來桃園捷運的綠線與棕線將會與桃園車站共構,中間需要花費許多時間,但對於交通的改善將大有助益,如現在的桃園至中壢段,有不少平交道,未來不論是地下化或高架化,都能解決現行的問題。


桃園車站是全台灣旅客進出的第二大站,旅客因為認同鐵道運輸的快捷與便利而搭乘,加上桃園為國際移工的重要據點,旅客人數屢屢增加,各種不同的要求與挑戰也開始出現,例如提供不同語言的服務或分段售票。

但在工作的經驗裡,常遇到乘客的不理性行為,即使設備再好,也不及旅客素質提昇來的重要,但員工也須提高自己的服務態度與技巧。未來當桃園車站立體化與捷運完工後,對於交通問題將大有改善,旅客人數也將持續增加,台鐵也需不斷的充實硬體設備,員工則要加強訓練與保持熱情,以應付、迎接每個旅客的到來。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游淑如,張佳琇
  • 創作者
    游淑如,張佳琇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8/03/31
  • ISBN
    2414-7729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