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民主化的戰將黃主文先生訪談紀錄

文章取自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第4期「政治與族群」:黃主文,1941出生,嘉義民雄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於民國55年考上司法官。60年時他到桃園任檢察官,深感人權的重要性,因此後來選上立法委員就關心人權議題,像是任期內就推動刑法一百條的修正。


擔任司法官期間,他被半強迫加入國民黨,70年徐鴻志參選縣長時要求他幫忙輔選,他開玩笑也有志選舉,此話被記者報導,也成為他從政的契機。後來在黃氏宗親的動員與國民黨的提名,擔任了五屆立委。當時李登輝總統初掌政權,並找他與吳梓共商國事,他提出在立院號召本土派組成「集思會」,順利協助李登輝總統取得實權進行改革。


87年時,他出任內政部長,任上重要的政績有二,一是治安,二是精省。在精省一事,他押上政治生涯推動,並不顧宋楚瑜省長的反對,最終才將精省通過。。


還在國民黨時,他曾提出兩大改革方向,一是台灣優先,二是本土化,可惜國民黨並未朝這方向努力。於是陳水扁執政時期,李登輝前總統就示意另組政黨來支持立法院弱勢的陳水扁。因此,他在民國90年另組「台灣團結聯盟」,民進黨部分人士憂心「台聯」會分食其固有票源,經過選舉後民進黨與「台聯」席次紛紛上升,說明台灣本土派路線在擴大,國民黨也再無法發動罷免陳水扁來干擾陳水扁總執政。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世芳、張佳琇
  • 創作者
    陳世芳、張佳琇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09/30
  • ISBN
    2414-7729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