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共31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5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6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7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8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19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0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1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2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3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4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5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6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7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8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29張
跟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有關的相片,第30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清至當代桃園地區地圖史料價值評析

文章取自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第3期「環境與文化」:黃氏一文以介紹有關桃園的地圖為主旨。清代地圖以山水輿圖及方志地圖兩種為主。山水輿圖性質上介於山水畫與地圖之間,〈康熙台灣輿圖〉及〈乾隆台灣輿圖〉為其中的翹楚,其後為劃定番界而生的番界圖標示了台灣原住民居住界線,出現了漢庄、綠營塘汛等資訊。而隨著開港,山水輿圖的繪製漸趨符合實際,具現代化測繪的特質。方志地圖則以疆域圖、城池圖為主,以方志的性質,如省、縣、庄的規模來繪製,這類地圖原不易閱讀,精確度也不高。

清代開港後,西方傳教士陸續進入中國並測繪地圖,帕特森繪製的《北部福爾摩沙島圖》更標示了北部的聚落、物產及交通線,十分細緻,也成為日軍侵台摹繪的範本。


至日治後,台灣地圖的繪製漸與西方接軌,大比例尺地形圖成為轉繪其他地圖的基礎。在初期,因桃園規模仍不大,因此以行政區域圖為主,不過,1895年繪製的台灣地形圖與台灣堡圖對於地形的描繪越加精確,其後陸地測量部的內地化地形圖亦然。隨著都市發展,都市計畫圖也隨之出現了。

至戰後,測繪技術已臻成熟,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繪的技術採用了經緯度與平面直角座標的方式。至民國60年代後,因桃園的快速發展,各鄉鎮的都市計畫圖也隨之出籠,豐富了桃園地圖的運用。

地圖能作為研究桃園的重要材料,地圖標示了聚落、機構及,足供研究者在研究區域發展時有不同的啟發,更對空間概念有所認識,未來桃園歷史空間的重新建構將有更新的突破。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撰寫者
黃清琦
創作者
黃清琦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7/03/31
ISBN
2414-7729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