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國45年(1956)「中興織造廠」更名為「中興棉織廠」。自從民國38年(1949)10月中紡落腳於三重鎮福德南路47號,採辦當年最新型台車、棉毛車、台木魯車、大羅紋車、搖倒紗機、套口機、三針機、打眼車、滾領車、平車等大小百台、為縫製最新四季內衣之主要機器,最新型的軋光車、拉毛車、滑水機、絞布機、漂染新型鍋爐等自漂自染之針織工業器材主要設備、應有盡有。在當時中興棉織廠自織、自漂、自染,設備完善,規模大,產品優良,產量豐富,為國內行銷最廣之針織工廠。因該廠選聘技師均為港滬技術優秀人材,選紗特別精細,故其成品式樣新穎、耐久美觀、合乎標準,深得各界歡迎,主要成品有夏季男女大小汗衫褲、圓領衫、汗背心、絲衫褲、西門子女衫等。春秋兩季各式各樣棉毛衫褲,冬季衛生衫、球衫、夾克衫、反領衫、衛生褲等、及各種大小內衣。「船牌」、「三槍牌」產品暢銷,稱霸全省,是早期台灣最有名的內衣褲名牌,即使現在,「三槍牌」內衫衣褲仍然和「宜而爽」一樣,好穿耐用,是市面上廣受人喜愛與信賴。「三槍牌」內衣衫褲王國的建立實非一朝一夕,創辦人鮑朝橒先生在福德南路開始設廠開始後,他綜理全廠工作,從生產設計、市場調查、顧客聯繫、機器保養與修理,事必躬親,這個紡織界的外行人埋首摸索,機器故障時他往往身臥機身下動手修理,幾至廢寢忘食,每日清晨六時忙到深夜就寢,才對紡織的機器操作與業務管理熟悉,再加上他的數字頭腦計算精確,工廠業務日進,資本額從民國38年(1949)開工時的新台幣4萬元、員工45人,到民國45年(1956)累積二百萬元,民國55年(1966)又增至五千萬元,民國68年(1979)更增為四十億元。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