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樹開花結果之農藝性狀調查及對生產之影響 I.茶樹人工與藥劑疏花之研究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9卷,由馮鑑淮與陳右人共同發表之「茶樹開花結果之農藝性狀調查及對生產之影響 I.茶樹人工與藥劑疏花之研究」研究論文。

人工疏花、疏果可提高青心烏龍與台茶12號產量,但對大葉種的台茶8號與FKK-22號則無明顯效果。疏花造成青心烏龍增產的主因在於促進營養生長,增加芽密度與提高可採摘芽之比例。藥劑疏花以「益收」(Ethephon)效果最佳;在小花初發生時,尤其在其直徑小於0.4公分時,10,000倍以上之濃度均有明顯效果,但田間施用時造成明顯減產及成茶(包種茶)水色較紅之現象,可能是由於施用時期不當所致,其田間使用效果有待進一步檢測。

花果之發生雖影響茶樹之產量,但因人工疏花、疏果之成本極高,除高級茶區外,無法全面進行,藥劑疏花試驗中雖發現益收效果極佳,但對產量、品質有影響,故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9
  • 時間起
    199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