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四角吊網_漁法的傳人:鄭宇辛

漁法的傳人

雖然傳人不易尋覓,但經常越困難找尋的對象就在自己身邊,四角吊網的傳承也是如此。照片中的人物是鄭智民先生的二女兒,鄭宇辛。她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學習日月潭上的捕魚技法,精通魚籠、放苓仔等漁法。也兼職當遊艇的船長,主要工作為:照顧船、幫雇主開船遊日月潭等。

關於兒時的捕魚經驗,鄭宇辛說:「小時候(據訪者說法大約小四)爸媽捕奇力魚,但那時候奇力魚太多,會叫小孩幫忙,也可以順便賺零用錢,然後就是可能是生長環境和個性關係,小時候比較安靜,就有辦法暑假時在船屋上面釣魚,可以釣魚一個下午,到傍晚的時候,知道爸爸會去抓奇力魚,就知道他的習性,他們傍晚會在草埔仔上面打籽,爸爸有幫我做小船,就會滑一滑去草埔仔上面,聽他們打籽,也撈奇力魚,大桶子我大概可以裝三分之一。」

而後鄭宇辛提到由於去外地上學,國小畢業後就沒有再接觸捕魚,直到大學畢業回來一年多後才重新開始接觸。「一年多之後,我接手遊艇,後來爸爸教我捕魚,交會之後我就到處跑,到現在兩年左右,魚的部分我已經不管了,除了四角吊網他管之外,其餘都給我。」她說。

她説,四角吊網要學習比較久,但也希望之後能繼續傳承下去,雖然鐵工那類工作她無法自行操作,但爸爸交代:還是要在旁邊觀察、學習,「就算自己不能做,但也可以指導別人做」,因此也嘗試繼承這項接近失傳的老漁法。

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對於捕魚職涯的影響,鄭宇辛提及通常叔叔阿伯會反映說「你怎麼讓一個女孩子做這種事,很累噎。」但他自己覺得「有興趣,累不累是其次。」除此之外,關於開遊艇的工作雖然男性居多,不過像她一樣的年輕女性也有兩三個。

最後,關於自身的捕魚經驗鄭宇辛表示都是經驗性的。「認識的阿伯看到女孩子在抓,自己抓的話,會問,他們也很熱情地說自己的經驗,其實每個人經驗都不一樣,自己會聽,也會試,他們有道理,但是可能我不適合,但是要嘗試,自己再去抓,抓久了之後,就會知道,就是經驗。」她說道。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 創作者
    廖芷瑩
  •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19/10/2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