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豐濱神社(第二代貓公祠)

豐濱祠建於花蓮港廳新社庄豐濱。豐濱原稱貓公,昭和12年(1937)改稱豐濱,第一代豐濱祠位於豐濱公學校西南側八里灣山山麓一帶,鎮座日及例祭日均未記載,不過在昭和8年(1933)由東臺灣曉聲會出版的《東臺灣展望》一書中的花蓮港廳地圖中,可見貓公地區繪有代表神社的「干干」字符號,可見第一代貓公祠在昭和8年(1933)前早已建立。

日治末期,由於村民覺得位於豐濱公學校西南側山上的第一座神社有些簡陋,於是另外在八里灣溪西北側的貓公山麓興建新的神社, 不過也有可能與許多臺灣各地神社不敵白蟻侵襲與潮溼等問題有關,於是便另尋福地興建神社;另一個可能是除了上述的天災問題外,其配合皇紀2600年事業的到來,而順勢興建新的神社。
第二代的豐濱祠於豐濱橋北側擋土牆處設有一階梯上山,現今豐濱國中操場南側則為昔日參拜道,往滁山山腳一帶即為神社拜殿與本殿處。
戰後,隨著九年國教的推廣,廢棄神社的空間即被當作學校用地使用,今神社舊址仍可見零星石燈籠遺構外,還可見本殿擋土牆與本殿基壇。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家榮
  • 創作者
    黃家榮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5/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